習近平: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人民的幸福生活,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健康。健康是1,其它的都是后邊的0,1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。我們在過去成績的基礎上,還是繼續把衛生健康事業朝前發展。
河北省十個常態化、30項防控措施
一、堅持健康防護常態化
堅持日常佩戴口罩。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、與他人小于1米距離接觸時要佩戴口罩。 持續做好宣傳引導。群眾自覺遵守“不松懈、不扎堆、不串門、不聚餐、不隱瞞、不大意、不僥幸、不信謠、不硬闖、不疏忽”的防控“十倡議”。
二、堅持測溫驗碼常態化
強化人員密集場所進出管理。商場超市、酒店旅館、農貿市場、景區景點等公共場所,火車站、客運站、學校、餐飲店、電影院等重點場所,嚴格執行進出人員測溫驗碼。 加強機關企事業單位出入管理。各單位要在入口設置體溫檢測點,做好干部職工健康監測。
三、堅持外來人員排查常態化
持續抓好入境來冀人員排查。進一步完善境外直接來冀人員管控和省外入境來冀人員數據共享、信息通報和核查機制,嚴格入境人員閉環管理,確??诎稒z疫、目的地送達、社區防控無縫銜接。 加強中高風險地區來冀人員排查。公安、通信、衛生健康部門要根據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名單,主動排查中高風險地區來冀返冀人員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,通過城鄉社區排查、視頻監控等手段,精準、快速摸排重點人員,確保排查到位、管控到位。 認真做好重點人員協查。針對重點人員,要利用網格化管理手段,全面精準摸排,第一時間摸清行動軌跡、第一時間發現重點人員、第一時間管控風險。
四、堅持發熱人員篩查常態化
規范發熱門診設置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設置預檢分診點,落實預檢分診制度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要規范設置發熱門診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設置發熱篩查門診。村衛生室、個體診所及沒有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,發現發熱人員要就地就近登記報告,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或發熱門診。 優化患者就診流程。發熱門診要做好24小時值班值守。對進入醫療機構的所有患者要測量體溫、查看健康碼、詢問癥狀體征和流行病學史。對發熱、干咳、咽痛、嗅(味)覺減退、腹瀉癥狀患者要進行必要的檢驗檢查,實行閉環管理,由專人按照指定路線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。
五、堅持重點人群檢測常態化
做好定期核酸檢測。定期組織所屬重點人員進行核酸檢測。對發熱門診患者、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以及出現發熱、干咳、咽痛、嗅(味)覺減退、腹瀉癥狀人員,連續2次檢測(間隔24小時)進行甄別篩查。 嚴把檢測質量關口。加大采樣檢測人員培訓、監督管理力度,強化核酸檢測質量控制,確保檢測結果準確、可靠、及時和可追溯,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和人員防護到位。
六、堅持監測預警常態化
充分發揮監測哨點作用。要在扎實做好社區和學校、交通場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監測報告的同時,持續加強藥品銷售和使用監測、病原學監測、農貿市場環境監測、冷鏈食品監測,充分發揮醫療機構特別是鄉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、診所、門診部“哨點”作用,確保及時發現疫情。 持續開展醫防協同監測。加強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,增強監測的敏感性和準確性。 加強監測數據分析研判。成立工作組,定期分析監測數據,綜合研判疫情趨勢,提出風險評估結果和預警響應建議。
七、堅持精準處置常態化
規范信息報告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、無癥狀感染者后,要在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,不得瞞報、漏報、遲報。按照先內后外、先下后上的原則,及時、準確做好疫情信息發布工作。 抓好流調追蹤。發現疫情后,疾控、公安、通信、交通等要加強部門協作,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,綜合運用面對面調查、大數據追蹤、公安刑偵等手段,徹底摸清詳細活動軌跡,全面查找密接、次密接人員,24小時內完成。對流向外省市的密接、次密接人員,要及時推送至所在地進行協查,專人盯辦反饋結果。 加強隔離管控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,對本地密接、次密接人員依法依規進行隔離醫學觀察。加強隔離場所規范管理,做好隔離人員健康監測、核酸檢測、消毒消殺、生活保障、人文關懷等工作,規范有序做好解除隔離工作,嚴防隔離場所交叉感染。 做好醫療救治。定點救治醫院要按照“四集中”原則和“四個一”救治措施,堅持中西